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
 3773考试网 - 中考网 - 模拟题答案 - 历史 - 正文

2013泉州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

来源:2exam.com 2013-4-14 13:38:34


九、试题示例
一、选择题(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。)
1.“周幽王烽火戏诸侯”、“孔子周游列国”,与“诸侯”、“列国”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  A.禅让制    B.世袭制    C.分封制    D.郡县制
2.魏晋南北朝时期,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自然条件优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B.统治者施行仁政
C.社会比较稳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D.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
3.图1所示不能正确反映宋与辽、西夏、金政权并立的是………(    )

A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.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


4.《马可•波罗行纪》记载: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,大批商人云集这里,货物堆积如山。材料中“刺桐” 指的是元朝时期我国哪一对外贸易港口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广州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漳州            C.泉州           D.扬州
5.图2为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鼠首兔首两件文物,导致这两件圆明园文物流失的历史事件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(   )
A.鸦片战争
B.第二次鸦片战争
C.甲午中日战争
D.八国联军侵华战争
6.19世纪80年代中期,与筹建南洋、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相关的历史事件是(    )
A.洋务运动     B.甲午中日战争    C.戊戌变法      D.辛亥革命

7.图3是1920年的一幅漫画,画中妇女所靠的刻有“三从四德”的石柱摇摇欲坠,反映了封建道德思想已经动摇。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……(   )
 A.新文化运动“四提倡、四反对”的影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B.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的影响
C.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影响
D.中共“一大”召开的影响
8.李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:1927年、军旗升起的地方、中国共产党、
第一枪。他研究的是……(    )
A.五四运动      B.北伐战争      C.南昌起义      D.百团大战
9.1949年,美国《生活》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,照片标题为“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”。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美国反对国民党的统治           B.美国支持中国共产党
C.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,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
D.上海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
10.台湾有一批食品在泉州市场上销售,其生产日期是中华民国96年5月(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),保质期1年。这批食品的保质期限到………(    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A.2005年4月   B.2006年4月   C.2007年4月    D.2008年4月
11. 1979─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(见图4)的主要原因是
A.集体劳动盛行
B.国家政策适当
C.自然灾害减少
D.科学技术发达
12.他“感动中国”,也“感动世界”,“用一粒种子改变  
了世界”,他是…(     )

 

       D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13.公元前5世纪,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适用于(    )
A.雅典的男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
C.雅典的妇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外邦人
14.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许多国家的重要节日,与这一节日直接相关的宗教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佛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基督教         
 C.伊斯兰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道教
15.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。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
A.铁路工人       B.火车司机          C.汽车司机       D.煤炭工人 
16.图9反映美国内战前夕,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问题  
B.奴隶制存废的问题
C.向西部扩张领土的问题    
D.资本主义存废的问题
17.导致图10所示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蒸汽机的发明  
B.发电机的问世  
C.有轨电车的创制  
D.内燃机的广泛应用

18.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,“一战”爆发后反而参加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。这种情况最能说明“一战”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原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性质      
C.特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影响
19.1942年苏联画家绘制了反映“二战”中三大盟国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漫画(见图11)。画面上的三面国旗代表的国家不包括…………………(    )
A.法国          
B.美国      
C.英国       
D.苏联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0.“横空出世一战中,社会制度初显优;二次大战建大功,一朝解体两极终。”诗中概述的国家在1980年的国名简称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   )
A.俄国       B.苏俄       C.苏联       D. 俄罗斯

二、辨析题(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,并简要说明理由。)
21.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中,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。
错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理由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2.余枫指着图12说:连环画《老孙归社》讲述了1953年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人民公社的故事。
错误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理由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23.1991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。
错误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理由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三、材料解析题
24.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。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  见图13。

 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(1)图12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哪一历史功绩?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多少周年?(4分)

 

材料二   到1956年底,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……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,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。从此,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 摘自北师大版《历史》八年级下册
(2)根据材料二,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时间和标志。(4分)


材料三   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“四大件”
时 间 四大件
20世纪50-70年代 缝纫机、自行车、手表、收音机
20世纪80-90年代 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
21世纪 手机、电脑、汽车、住房
(3)根据材料二、三,结合所学知识,分析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“四大件”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?(4分)
25.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    人人生而平等,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,其中包括生命权、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。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摘自《独立宣言》(1776年)
材料二   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,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。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。这些权利就是自由、财产、安全和反抗压迫。
-----摘自《人权宣言》(1789年)
(1)材料一的《独立宣言》、材料二的《人权宣言》分别是哪个国家颁布的?(4分)

(2)概括材料一、二内容方面的共同点。(不得照抄原文)(4分)

(3)比较材料一、二,简要说明《独立宣言》被称为“第一个人权宣言”的理由。(2分)

四、综合题
26.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“洋务运动”专题学习,请你参与下列活动。
【中外关联】
材料  图14铁甲舰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于1885年
从德国定购的,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
探照灯各一具,由3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。
(1)据材料,指出图14铁甲舰采用了哪些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成果?这些技术成果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?(4分)

【论从史出】
论从史出、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。分析下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──轮船招商局的史实1和史实2,你能分别得出它们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是什么?


轮船招商局

 史实1:1872年在上海成立,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,
       也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。
 史实2: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吸收了私人资本。
(2)影响1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分)
影响2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分)
【方法运用】
对李鸿章的评价,姚华和庄平的观点截然不同(见图15)。

 

 


(3)请你指出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应运用哪些方法?(2分)

 


27.九年(1)班同学开展“原子能(核能)的昨天与今天”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,请你参与下列活动。
【读图说史】
(1)图16人物在20世纪初创立了哪一理论,为原子能(核能)的开发和
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?(2分)


【问题探究】
      1945年8月6日和9日,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。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;9月2日,签署无条件投降书。至此,“二战”结束。
(2)李佳认为,日本无条件投降、“二战”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。你同意李佳的看法吗?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。(4分)

【学以致用】
观点:原子能(核能)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
(3)列举所学知识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,验证“原子能(核能)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‘双刃剑’”这一观点。(4分)
2013年泉州市初中毕业、升学考试说明
历史科试题示例参考答案
一、选择题
1.C   2.D    3.C   4.C     5.B   6.A     7.A    8.C   9.C   10.D  
11.B   12.D  13.B  14.B  15.C    16.B   17.D   18.B  19.A   20.C
二、辨析题
21.错误:百团大战中,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。或:抗日战争时期,人民解放军。(2分)
理由: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始于解放战争。(2分)
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八路军、新四军。参加百团大战的是八路军。(2分)
22.错误:1953年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人民公社的故事。(2分)
理由: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;(2分)
1953年孙志刚加入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。(2分)
23.错误: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。(2分)
理由: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;(2分)
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。(2分)
三、材料解析题
24.(1)历史功绩: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;或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。100周年。(4分)
(2)时间:1956年底。
标志: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;或“三大改造”的基本完成。(4分)
   (3)变化原因: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;科技的发展;实行改革开放;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。(4分)
25.(1)美国、法国。(4分)
(2)共同点:倡导自由、平等;主张天赋人权。(4分)
(3)理由:﹙采用分层评分﹚
第一层次:《独立宣言》的颁布早于《人权宣言》。(1分) 
第二层次:《独立宣言》以法律文献的形式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早于《人权宣言》。(2分) 

四、综合题
26.(1)发电机(电力)、探照灯。第二次工业革命。(4分)
(2)影响1:促进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;或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;或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。(2分)
影响2: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。(2分)
(3)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,全面地看问题;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。(2分)
27.(1)相对论 。(2分)
(2)不同意。理由:日本无条件投降、“二战”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。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日本投降、“二战”结束的进程,是重要原因之一。(4分)
(3)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;或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,造成核污染。(2分)原子能(核能)用于建造核电站,提供电力。(2分)
(学生作答符合题意,言之有理,可酌情给分 。)

 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